English 简体
  • >新網站登錄
  • 德宏團結報

    地區
    分類

    《德宏團結報》是在黨的民族工作勝利發展的形勢下創辦的。1952年夏天,省民族工作隊到德宏,開展了系列的民族工作。隨著工作的進展,民族團結、生產發展、對敵斗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1953年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成立。 到1954年,德宏工作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隨著各族群眾覺悟的提高,民族內部原有的階級矛盾逐步突出,傣族地區的群眾開展了自發的抗繳官租運動,農民提出了土地要求,土地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新的形勢,要求黨委加強統一領導,以保證民族工作的健康發展。中共雲南省委決定在德宏邊疆創辦一張用漢文與民族文出版的報紙,加強民族團結的宣傳。《德宏團結報》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創刊的。當時,德宏邊工委還沒有成立,保山、德宏兩個行政區域黨內同屬於保山地委領導,報紙暫由保山地委領導,社址暫定在保山。1956年成立德宏自治州,報社隨即遷至芒市,社址在現州民族出版社社址。



    組建報社



    1954年,省委決定在德宏創辦報紙後,保山地委領導立即行動,抽調餘丹(原地委書記的秘書)任報社總負責人;王孝溶(原德宏自治區辦公室副主任)負責組建報社工作;馬心(原龍陵縣人民政府秘書)負責報社印刷廠的籌建工作。地委組織部在各縣抽調了一批當時在收音站辦小報的年輕同志擔任編輯、記者工作。當時調任編輯、記者的有:黃正德、金尚常、楊繼朝、王啟鴻等人任漢文編輯、記者。方正新(傣)、郗保常(傣)、刀保乾(傣)、排正清(景頗)、孔早蘭(景頗)、尚德祥(景頗)、雷老三(景頗)、密有文(傈僳)、餘文朝(傈僳)、雙鋒(傈僳)、餘國政(傈僳)擔任民族文編譯工作。省委、省政府極為重視,指示省文化廳立即訂出人、財、物計劃,調撥了一批舊機器及印刷、排字、鑄字、制版的技術工人,他們是普鳳崗(石印)、胡福松(刻字)、詹家基(鑄字)、郭家敏(鑄字打版)、彭代禧(排字)、梁墉(圓盤機)、高國雄(裝訂)、張尚武、覃振邦(照相制版)、劉錚(機電)、黃文元(排字)、王繼祥、曹筱三(石印)。他們帶著機器和家人從昆明奔赴邊疆,和報社乾部工人一起安裝機器,書寫石印版、排字打版,在他們的傳、幫帶動下,共同創辦《團結報》。報社第一批民族工人有喬四團(傣)、孟安喊(傣)、麻都(景頗)、郭勒都(景頗)、勒勇(景頗)、餘三(傈僳)、早立業(傈僳)、方亮保(傣)。



    創刊



    1954年12月下旬,編輯部辦公室和印刷車間夜夜燈火通明,工人安裝機器試機、編輯組稿、排版,餘丹、王孝溶組織創刊號版面,撰寫發刊詞,發刊詞以《為邊疆各兄弟民族盡快進入先進民族行列而奮斗》為題經地委審核通過。1955年1月1日在中共保山地委直接領導下,在報社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團結報》創刊號出版了。象征著各民族大團結、象征著民族的進步和發展的第一張自己的報紙終於誕生了,填補了德宏邊疆從未辦過報紙的空白。



    創刊初期,各文版特別是民族文版的采編人員都是半路出家,業務素質較低,民文版每編譯一期報紙都需要漢族同志選好稿子,講解大意,編譯以後又口譯為漢語,再讓漢族同志用漢文原稿校對,方可排印。漢文記者既無交通工具,又無采訪的先進設備,加之語言不通,工作十分困難,無不體現辦報的艱辛。但在漢族記者和民族記者之間,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團結共事,同心協力,克服了種種困難,使初創的這張報紙越辦越好,既體現了黨報的作用,又符合人民的心聲。



    中共雲南省委《關於出版〈團結報〉的方案》是用當地民族文字(傣文、景頗文、傈僳文)與漢文同在對開四版出報。這在中國僅此一家。四種文字中的漢文、景頗文、傈僳文可以買到銅模,進行鉛印。而德宏傣文自古以來都是手工抄寫,走遍全國也買不到銅模。因此,只能用石印印刷,因為石印不需要銅模。在整個排印過程中,其工序之復雜是可想而知的。



    1956年,德宏第一任州長刀京版親自為報紙書寫了標准的傣文字母,派員到上海制作了銅模,使古老的德宏傣文第一次制作為鉛字。從此,《團結報》纔告別了石印,改為鉛印,四種文版以不同的期刊分別出報。



    曲折發展



    《團結報》剛剛創辦兩年,就遇上了“反右擴大化”,一批編輯、記者被打成“右派”而離開報社,使報社元氣大傷,編譯人員奇缺。漢文版除駐縣記者外,在崗編輯只有四人;傣文版只有三人;景頗文版三人;傈僳文版二人。隨之而來的是1958年的“大躍進”。工業農業在大躍進,各行各業大躍進,報紙也不例外,同樣要大躍進。現在翻開1958年的《團結報》合訂本可以看到,一年之內竟三改刊期:由周刊改為周雙刊,不久又改為周3刊,不久又出日報。漢文版四個編輯出日報,工作的強度可想而知。第四版是時事版,編輯兼收訊,晚上收錄新華社的新聞,白天編輯發稿。一、二、三版有稿無稿每人每天都須編出一張報紙。我們的編譯人員,就是這樣廢寢忘食,傾心篤職,歷盡千辛,用心血澆灌著這張與德宏各族人民心連著心的報紙。



    1960年,邊疆(德宏)內地(保山)分版,原來《團結報》覆蓋保山、德宏共10縣1鎮;分版後,分兩地出報(即:邊疆版、內地版)。其領導力量、采編人員、印刷設備,都一分為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63年。



    1964年4月,州工委書記段華民親自召集《團結報》社的領導及各文版的編輯人員到州工委開會,宣布三條決定:一、《團結報》負責人方致和調州工委農村工作部任副部長;潞西縣委辦公室主任張國棟調《團結報》任副總編輯;二、為了提高報紙質量,《團結報》漢文版由日報改為周三刊;三、為了集中力量辦好報紙,傈僳文版發行量僅70份暫時停刊。段華民同志說,《團結報》只有編輯沒有記者而出日報,真是今古奇觀,所以要改三刊,給大家留點學習的時間。傈僳文版發行量僅70份,打字機打印都可以了,這也是今古奇觀。



    “文革”開始,被迫停刊



    1966年7月初,州工委工作組進駐報社,宣布:“文化大革命”開始,為了集中力量搞運動,報紙暫時停刊。按慣例,停刊只不過是幾期,誰也不曾料到一張一貫堅持黨的辦報方針,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各民族群眾心聲的地方黨報,竟遭到“史無前例”的劫難,一停刊就是六年。



    報紙停刊後,全體乾部職工被卷入運動中。首先是查報紙。創刊以來保存多年的珍貴資料合訂本,全部拿出來,用“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新”的覺悟、“新”的眼光逐張逐版地細查細找,從中找出“毒草”,找“牛鬼蛇神”、找所謂的反動言論。“文革”期間崇尚“新”,“破四舊、立四新”,一切舊的都是壞的,一切新的都是好的。報紙,白紙落黑字,誰也抹不掉。只要用“新”思想、“新”觀點一分析,任何文章,任何人的言論都可以分析成為毒草和反動言論。



    大批判一開始,烈火熊熊,眾編輯人人自危。報社全體乾部職工夜以繼日,年復一年,辛勤耕耘創辦的報紙,一夜之間成了“黑報紙”,多年來廢寢忘食、辛勤勞動的成果,統統成為“修正主義”的“罪過”。時事版的編輯,只發新華社稿件,自己不采不寫,總不會有什麼罪過了吧!不然,罪過更大,說他“不全發新華社的稿件是砍掉了毛澤東思想”。編輯遭殃,為報社寫稿的通訊員也不能幸免,有的被打成“牛鬼蛇神”。



    1968年底,作為“四人幫”篡黨奪權的“偉大成果”,由“四人幫” 在當地的爪牙一手拼湊起來的所謂“紅色”政權“革命委員會”,在“劃線站隊”的腥風血雨中陸續成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被無端撤消。作為州委黨報的《團結報》哪還有存在的餘地呢?



    1969年3月初,上級命令:《團結報》除留少數印刷工人和機器設備在芒市創辦潞西縣印刷廠外,其餘全部人員和設備搬遷到保山,創辦《新保山報》,迎接黨的九大召開。經過近一個月的忙碌,3月底搬遷基本就緒。4月1日,黨的九大召開,《新保山報》由此創刊。



    《新保山報》辦了一年多就停刊了。當時,為了找點事情給編輯們乾,地革委政工組主辦的內部刊物《政工通訊》(八開四版小報),交報社承辦。地革委政工組宣傳組的人從各大報上選些文章,東拼西湊編成小冊子交報社編排印刷。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71年底。



    報紙復刊



    1971年,恢復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停刊六年之久的《團結報》於次年復刊。《新保山報》又一分為二:大部分人員、設備留在保山,少數編輯、記者、工人帶著少量設備搬回芒市。三年前搬到保山,三年後又搬回芒市,這一來一去把《團結報》多年積累的家當抖摟得所剩無幾。



    1978年,報社規模有所擴大。原來的社址(現民族出版社)已難以容身。為了報紙的長遠發展,州委、州政府決定把原州民乾校所在地劃給報社,也就是現在的社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全黨工作重心的轉移,報社在認真辦好報紙,提高報紙質量,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注重搞好經營管理,改善辦報條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裝修了編輯部大樓,新建了廠房,更新了設備,擴展了業務,創辦了彩印車間,成為德宏首家開辦彩印業務的單位。1984年與雲南省新華印刷廠聯營,成立了德新聯營彩印公司,進一步擴大了彩印業務。1985年增辦景頗族載瓦文報紙。1987年《團結報》更名為《德宏團結報》。1990年安裝了新華社地面衛星接收機;引進電子激光照排設備,解決了部分排字問題(主要解決排書問題,報紙尚未采用激光照排)。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德宏邊貿的迅速發展,於1990年在瑞麗市建立了印刷分廠並在姐告設立經營點。1990年11月成立了廣告科,充實人員,專門負責廣告業務,報紙廣告收入逐年有所增加。1991年底,經雲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德宏州批准,創辦了德宏州廣告公司,成為當時全州唯一的專業性廣告經營單位,為企業牽線搭橋,為振興德宏經濟作出了貢獻,也為報社增加了一定的收入。1990年底,在報社區域臨街面的一塊閑置土地上興建了芒市第一家較為集中的鍍鋅鐵皮簡易經營場所“文興商場”,投資80萬元擴建裝修了編輯部大


    www.dhtjb.com - 740 - DeHongJian

    愛拓奇 italki www.italki.com
    實用日常英語 你的海外生活通行證。與母語外教在線暢聊,玩轉日常口語。 新用戶優惠代碼「italkigo」限時滿$10送$5。 italki(愛拓奇)是國際性的外語學習網站。網站由語言學習社區和語言交易平台...
    仁心中醫館 www.kindlytcm.com
    仁心中醫館主要提供網上中醫就診服務,旨在爲那些因當地沒有中醫服務或當地醫療技術有限,或爲了保護隱私不想在當地就醫等原因無法解除病痛和調理身體的患者提供遠程視頻就診服務。仁心中醫館的宗旨是免費咨詢,一人一方,徹底...
    BitTopup充值 www.bittopup.com
    BitTopup數字禮品卡與充值服務 在數字支付和在線交易不斷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今天,BitTopup憑借其創新的服務和顧客至上的理念,已經成爲該領域的佼佼者。作爲一家專注于提供各種禮品卡、直播服務和遊戲...
    番茄回國加速器 www.fanqiejsq.com
    番茄回國加速器,毫秒必爭。在海外玩遊戲、看視頻、聽音樂、做直播、炒股、辦公,首選番茄回國加速器。百萬海外華人留學生選擇!一鍵回國加速器,快速訪問國內網站。急速開啓國內各直播平台,解決國內視頻、直播、遊戲卡頓等問...

      1 / 3  後一頁 »

    中國大陸新聞

    Top Ad
    nbys.tv